策略重點:
1. 當通道進行窄幅收斂時,等待通道開始進行發散走勢,亦即上下軌道線雙雙反向以 < 型進行發散。
2. 一但確認通道開始<發散,(PS:收斂程度越窄越好而發散開口幅度越大越好),即準備在下根K線open價位進場。---若發散時的K線收盤於中線上方,則以Buy單進場;若發散時的K線收盤於中線下方,則以Sell單進場。
3. 停損的位置通常有多種方式可以參考:a. 中線;b. 另一側的軌道線;c.
前根K線的最高或最低點;D.前波的最高或最低點。
4. 獲利目標:若此策略應用在1hr時框的話,通常獲利目標建議不要超過30點。
5. 此策略建議應用於1hr以上的時框條件。
如上圖所示
各色塊處的末根K線顯示通道正在開始<發散,即準備在下根K線open價位進場。
收盤在中線上或下方判斷進場方向,紅色箭頭標示進場位置。
(第一個灰色區塊主要是標示其通道的收斂與發散程度不似粉紅區塊明顯時,而使第二個灰色區塊在前波發散的後續效應,並無明顯的窄幅收斂程度;是故,如前所述,此策略應盡量選擇通道收斂程度與發散明顯的盤勢佈局)
-相關資訊-
Bollinger Bands (保林格通道)是根據統計學中的標準差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非常實用的技術指標。這是由 John Bollinger
針對於移動平均線軌道,改用標準差以及變易數的方法,所創制出的另一種振盪軌道,使得該軌道的振幅寬度會根據價位值的變易程度來做修正,而不像移動平均線軌道那樣固定。Bollinger Bands 可以很清楚地顯示出價位的支撐、阻力與走向目標的所在。
基本概念
Bollinger Bands (保林格通道)由三條軌道線組成,其中上下兩條線分別可以看成是價格的壓力線和支撐線,在兩條線之間是一條價格平均線,一般情況價格線在由上下軌道組成的帶狀區間遊走,而且隨價格的變化而自動調整軌道的位置。當波帶變窄時,激烈的價格波動有可能隨即產生;若高低點穿越帶邊線時,立刻又回到波帶內,則會有回檔產生。
計算公式
首先得先選出一條移動平均線來(20日線是 Bollinger 當初所使用的),接著計算出天數日期與移動平均線天數值相同的收盤價位值的標準差 SD(Standard Deviation) 來,然後沿著移動平均線的上下二邊,以加或減2倍的標準差值,在上方與下方繪出另外的兩條線來,即形成 Bollinger Bands。( 即算出過去 20 日收巿價的標準差,再乘 2 得出 2 倍標準差,Up 線為 20 天平均線加 2 倍標準差, Down 線則為 20 天平均線減 2 倍標準差。)
詳細的計算公式如下:
MA=(P1 + P2 + P3 + ... + Pn) / n
Up Band=MA + 2 *SD
Down Band=MA - 2 * SD
其中n值代表所要計算的平均值日期天數,Px為收盤價位值,MA為簡易移動平均值,UB與DB為上下軌道值,而SD為標準差值。
又SD的算法如下:
差值 Dx=Px - MA
平方差 Dx2=Dx的平方
平方差總和 TSD=D12 + D22 + ... + Dn2
平均平方差 MSD=TSD
/ n
標準差 SD=MSD的開平方
以20日為例的話
中間的線即為 20日移動平均線,上下的兩條線則分別為 Up 線和 Down 線:
中間線 = 20 日均線
Up 線 = 20 日均線 + 2SD(20 日收盤價 )
Down 線 =20 日均線 - 2SD(20 日收盤價 )
Bollinger Bands (保林格通道)的主要功能有四個:
1. 可以指示支撐和壓力位置;
2. 可以顯示超買、超賣;
3. 可以指示趨勢;
4. 具備通道功能。
Bollinger Bands 公式的參數可以依使用者的需要而調整,包括移動平均線的天數,標準差的計算天數,以及軌道上下範圍值加減標準差的倍數等。
詳細的Bollinger Bands使用說明請參考布林線發明人John Bollinger 的原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